“水火風光儲”形成合力
全力保障電力供應
高溫下,全國用電負荷持續增長。今年以來,全國最高用電負荷已經連續四次創歷史新高。面對激增的電力需求,相關部門動態調度,推動“水火風光儲”等各類電源形成合力,全力以赴保障電力供應。
作為西南地區最大的環保型火力發電廠——華能珞璜電廠,自6月以來,該廠累計發電量已超20億千瓦時。在山東濟南,供電部門加強電網調度運行,黃臺電廠負責人告訴記者,面對持續高溫,電廠提前強化煤炭儲備,目前煤炭儲量可用天數超過20天。
國家能源集團發揮“煤電路港航、產運銷儲用”協同一體化核心優勢,通過統籌推進煤炭穩產保供、電力安全運行等重點工作,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
當前,國家能源集團一體化機組整體在運率達95.8%,15個一體化區域中,12個省區機組全部在網運行。
清潔能源多點發力
發電量穩步增長
在煤電發揮保供壓艙石作用的同時,水電、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發電持續發力,發電量穩步增長,不僅成為能源電力保供的重要支撐,更以綠色動能為迎峰度夏注入動力。
長江干流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和葛洲壩六座水電站組成的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高峰運行機組達108臺,可同時點亮6.5億盞100瓦的燈。
在云南,當地電力企業全方位保障設備安全穩定運行,將風電和光伏可利用率分別提升至99.54%和99.97%,最大限度把光能、風能轉化為電能。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預計,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下半年用電量增速將高于上半年,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6%。
加密管道設備巡檢頻次
保障安全暢通
高溫熱浪下,不斷增加的保供壓力考驗著管道設施的安全。面對持續攀升的壓力,國家管網集團一線員工加密管道設備巡檢頻次,全力保障能源“大動脈”安全暢通。
下午2點,河南周口氣溫達到37℃,國家管網集團周口作業區員工張國璽與苑松松背著工具包穿梭在設備間,他們須在2小時內完成4臺變壓器的隱患排查。
臨近40℃的高溫,頭頂太陽的炙烤再配合上絕緣服里汗水的蒸煮,高空作業的每一分鐘對于工程師們來講都是考驗。
周口作業區的淮陽分輸壓氣站,是西氣東輸一線的關鍵中間站。7月以來,這里的天然氣供氣量較日常激增50%,輸氣量的攀升讓管道“負荷”陡增。為應對持續高溫紅色預警,作業區緊急抽調骨干成立“高溫特巡隊”,加密專業巡檢頻次,確保設備“不中暑”。
周口作業區負責8座閥室和272.8公里管道的巡護任務。聯合巡檢一趟下來需要一個多小時,高溫“桑拿”加上精神高度緊張的仔細排查,身穿長袖工服的小伙子們后背上汗堿畫的“地圖”換了一張又一張。